5 月 22 日凌晨 0:26,燃次元打开叮咚买菜 APP,切换定位到成都春熙路、重庆观音桥,首页均显示 服务调整公告 ,提示 本站点将于 2023 年 5 月 29 日 18:00 停止配送服务 。
5 月 21 日,燃次元在小红书平台看到,不少川渝地区的叮咚买菜用户表示 叮咚买菜真的要撤出川渝地区了吗 叮咚买菜要溜了?五折快冲 传叮咚买菜川渝区域大撤退,29 号关闭 。
据消费者反映,站点社群中叮咚买菜客服人员对撤出消息表示, 站点正常营业中 ,叮咚买菜 APP 客服也回复消费者道, 目前您所在的地区、站点均在正常营业中 。
但消费者从配送员处得到的消息显示,川渝所有站点将于 5 月 29 日关闭, 我刚问了配送小哥,这个月 29 号成都就关了 全重庆都关了,现在在清仓 。也有叮咚买菜工作人员说道, 明天(5 月 22 日)会宣布,我都在转租房了。
撤城的消息是这个月中旬突然通知的,没有正式文件,先通知了内部员工。我们主管也是这几天才知道的。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会安置员工。 叮咚买菜重庆某站点工作人员阿林向燃次元表示。
5 月 14 日,叮咚买菜发布截至 3 月 31 日的 2023 年第一季度财报,结束疫情的需求刺激后,叮咚买菜的 GMV 和营收下滑明显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3 年 Q1 叮咚买菜 GMV 为 54.52 亿元(人民币,以下未标注则同),同比下降 6.8%;总营收 49.98 亿元,同比下降 8.2%。
营收压力之下,优化区域布局成了叮咚买菜的选项。2022 年以来,叮咚买菜已经撤出厦门、珠海、天津杏彩app叮咚买菜再断臂撤出川渝、中山、滁州、廊坊、唐山等多个城市。
5 月 22 日,燃次元在叮咚买菜 APP 上看到,包括成都、重庆在内,叮咚买菜目前服务的城市、地区仅剩下 28 个,其中华东占了最例,有 18 个城市。
从盈利的角度来看,叮咚买菜不断传出捷报,2023 年 Q1,即使 GMV 和营收下滑,叮咚买菜的盈利表现良好,当季叮咚买菜净亏损 5240 万元,较 2022 年 Q1 的净亏损 4.774 亿元大幅收窄,Non-GAAP 下净利润为 610 万元。
此前,叮咚买菜也发布过 2022 年 Q4 首次单季 GAAP 净利润转正,实现全面盈利;2022 年 Q2 首次 Non-GAAP 下扭亏为盈;2021 年 12 月上海地区实现盈利等消息。
喜爱叮咚买菜的川渝消费者表示, 我附近没有朴朴,买菜也不方便,全靠叮咚 我基本上都在叮咚买菜,它的生鲜是真的很不错,平时送得又快 ,以及 叮咚买菜自己出品的东西是真的不错,晚间买菜也很划算 。
但也有消费者直言, 叮咚买菜价格实在是比起其他 APP 贵太多,客户群流失严重 优胜劣汰,不挣钱就只有关门了 朴朴比它优惠多,品质还好,干不过了 。
燃次元看到,也有广东地区的消费者吐槽道, 叮咚买菜的蔬菜水果比我当地超市贵一倍,配送又慢,一小时起步,不倒闭才怪 真的慢得离谱,之前买过两单,一单配送花了 1 小时 10 分钟,一单花了 2 个小时 。
资料显示,2020 年 11 月 28 日,叮咚买菜正式进军西南,首站入驻成都,首批开设 17 个前置仓。2021 年 5 月 20 日,叮咚买菜入驻重庆,首批开设 20 个前置仓。
那也是叮咚买菜大扩张的时期。数据显示,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,是叮咚买菜扩张的巅峰期,平均每月新开 2.4 座城市,同时叮咚买菜 2021 年 Q3 财报显示,截至当季末,叮咚买菜在全国 37 个城市拥有 1375 个前置仓,城市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185%。
但叮咚买菜的规模扩张也到此为止,2021 年 8 月,叮咚买菜运营战略从 规模优先,兼顾效率 转变为 效率优先,兼顾规模 ,此后叮咚买菜便开始了收缩。首先是放缓了扩张脚步,其次更不停关城。
资料显示,2022 年 5 月开始,叮咚买菜先后在安徽宣城和滁州、河北唐山、广东中山和珠海、天津、厦门等城市停止服务。
从经济实力来看,成都、重庆不容小觑。据成都、重庆两地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 年成都全市实现 GDP2.1 万亿元,重庆实现 GDP2.9 万亿元,在全国各城市中分别位列第七位和第四位。
但两地生鲜电商竞争也十分激烈。在成都就有多多买菜、叮咚买菜、盒马鲜生、京东到家、美团优选、淘菜菜、朴朴超市等多个生鲜电商平台。
尤其朴朴超市更是叮咚买菜的强劲对手。在关于叮咚买菜的讨论中,不少川渝消费者会将叮咚买菜和朴朴进行对比,也有消费者直言, 自从朴朴来了后,在价格上,叮咚买菜确实比不过了。
敌手众多之下,叮咚买菜难以打开局面,有成都市民告诉燃次元,并不知道叮咚买菜, 没用过叮咚买菜,叮咚买菜是 APP 吗?常都是线下,或者在饿了么、美团上买菜。
目前,阿林仍在等待自己的 处理方案 ,尚不知是否有赔偿。对于消费者,已充值的会员卡亦可返还。
有成都的消费者表示, 你直接找客服说要退卡,客服会联系你。我今天问了,客服就联系我了,不过客服跟我说我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,现在退只能退 20 元。
有用户说道, 叮咚买菜什么操作?让配送员上门推销会员 ,以及 坐标北京,昨天也遇到了,大晚上九点多,配送员拦着我不让关门一直推销 ,还有 配送员就好好送货,送货还要推销会员,婉拒后还不依不饶,说是有任务 。
一位消费者告诉燃次元,她从 2018 年开始就使用叮咚买菜,并且开通了会员,但前不久确实遇到了一次配送员上门送货,却一直缠着推销会员的情况。
我用叮咚买菜很久了,其实他们家配送员都很好的,态度也好。 这位消费者表示, 我也就遇到过一次这种情况,杏彩平台app后来就没有了。
现在公司有要求,要拉客户办会员。 阿林向燃次元解释, 公司对站长有考核指标,每个月开会员卡最少的三个站点站长,要被降工资。为了完成考核要求,站长就会自己贴钱,让配送员去拉客户办会员。
我们站点给配送员的补贴是拉成一单,站长补贴 20 元,不然配送员不会有积极性去做这个。到现在,我们站长这个月光补贴配送员就花了两三千元了,有的站长贴得更多。如今站点全撤,也不知道这个钱怎么找回来。 阿林直言。
叮咚买菜曾经夸耀过自己的会员数据。叮咚买菜曾披露,2021 年 Q1 会员数量达到 150 万,平均每个月订单数达到 6.7 单,2020 年平均每个月花费达到 478 元,同时会员再次购买的积极性更高,会员 12 个月和 24 个月的复购率分别达到 64.2% 和 70.5%。
2022 年 Q2,叮咚买菜披露服务收入 8040 万元,同比 88.1%,其中也解释道,主要是由于订阅叮咚会员计划的客户数量增加。
2023 年 2 月 23 日,在叮咚买菜举办的 2023 年供应链生态峰会上,叮咚买菜首席商品官(CMO)徐志坚也透露,过去一年多,随着商品力的提升,叮咚买菜会员数量超过 400 万。
叮咚买菜 2022 年 Q4 财报显示,当季绿卡会员订阅服务收入约为 6270 万元,与 2021 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 10%,较 2022 年 Q3 下降了 10.56%。有测算显示,若按连续包季价格每个季度 30 元粗略推算,叮咚买菜约有 209 万名付费会员,为 2021 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点。
加剧的市场竞争,丰富的平台选择,以及不再有吸引力的会员权益,让叮咚买菜流失了会员用户,比如有用户就表示, 对比之下,买了美团买菜的会员。 也有用户翻出 2021 年开叮咚会员的权益与 2023 年 5 月的权益对比,直言, 真的现在越来越不景气了。
但这似乎只能起到反效果,针对配送员上门时推销,不少消费直言, 好感不是这么败的 为什么要给配送小哥定推销任务呢?最近只能用盒马了 ,以及 让人推销到家里,是多大的安全隐患你知道吗?再做这种骚操作只会流失客户 。
5 月 22 日,燃次元在雪球社区看到,有用户直言, 只有在发达的一线城市才能盈利,无奈之举 ,也有用户表示, 疫情前就不行了,靠疫情活了一波 。
更有悲观的声音表示, 没有现金流,至少一年无法融资,实质性破产? 如果没有新的融资,并且不盈利的话,叮咚买菜可能是下一个每日优鲜。
一直以来,生鲜电商与亏损深度绑定。数据显示,2019-2021 年,叮咚买菜净亏损额分别达到 18.73 亿元、31.77 亿元、64.2 亿元。
疫情之后,叮咚买菜迅速扩张,并不时传出盈利的声音。比如 2022 年 Q2,叮咚买菜宣布 Non-GAAP 下净利润 2060 万元,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。对于该季度盈利的原因,梁昌霖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也坦言,当季的盈利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响。
但疫情带来的盈利并不具有确定性。比如在疫情褪去后的首季,2023 年 Q1,叮咚买菜营收和 GMV 纷纷同比下滑。
前置仓的模式仍摆脱不了质疑。东北证券曾测算,以一间 300 平米的前置仓为例,假设客单价 60 元,单日订单量完成 600-1400 单左右,那么,前置仓模式的履约成本依然高达 10-13 元 / 单,基本超过所有生鲜电商模式。
梁昌霖曾描述,经营一年以上,日均单量在 1000 单左右,客单价在 65 元的前置仓,是可以赚钱的。
但目前多数站点难以达到此要求。2023 年 3 月,北京一叮咚买菜站点配送员曾向燃次元表示, 平日单会少一点,大概 400-500 单,周末多一些,会有 700-800 单。 距离叮咚买菜的盈利要求,相去甚远。
叮咚买菜 2023 年 Q1 财报显示,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经占叮咚买菜整体 GMV 的 19%,其中自有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已经提升至 70% 以上,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预制菜品牌 蔡长青 目前月销量已经超过 7000 万。
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,梁昌霖也表示,预制菜板块目前是盈利的,并且随着预制菜板块规模的扩大、经验的增长以及供应链的完善,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强, 希望我们不但能够成为最大的预制菜公司,也能够成为最赚钱的预制菜公司。
这是一个可能的方向。近期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 年预制菜规模达到 5992.2 亿元,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, 达到 10083.5 亿元。
过去的两年,预制菜的发展也证明了其潜力,数据显示,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由 2019 年的 2445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3459 亿元,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18.9%。
而预制菜、自有品牌商品的研发也需要成本。数据显示,2023 年 Q1 叮咚买菜产品研发支出为 2.11 亿元,与 2022 年同期相比下滑 10.0%,但也维持了 2 亿元的高位。这也是叮咚买菜自 2021 年 Q2 以来,连续第八个季度研发支出在 2 亿元以上。
只是连年亏损的叮咚买菜,其现金流捉襟见肘,叮咚买 2023 年 Q1 财报显示,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-3.07 亿元。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会在评论区挑选一位网友(点赞超过 50,统计周期为 7 至 14 天)送出腾讯视频会员 VIP 季卡一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