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建于1956年,占地10.5万亩,现辖六个区域,七个居民点,总人口7200余人,属国有农垦企业。隶属河北省农垦局和海兴县人民政府,位于海兴县城西南部8公里处。近年来,海兴农场围绕县委、县政府“西生态”的经济产业布局寻求定位,确立“生态立场、林果兴场、产业富场”的总体思路,立足农场自然资源优势,充分挖掘地域特色,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和休闲旅游养生农业,努力将海兴农场建设成为“绿色生态、和谐宜居、美丽富饶”的现代化农场。
我场于2016年11月26日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,占地8.2万亩,辐射带动周边地区50余万亩。园区计划总投资40.62亿元,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依托,整合优势资源,打造具有一二三产融合、产、销、游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在园区具体功能分区上,根据农业生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休闲旅游的需要,将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九大功能区。一是绿色种植;二是生态养殖;三是农产品精深加工;四是农产品仓储物流、五是农业观光、六是健康养生养老、七是新型城镇居民、八是农业文化主题公园、九是现代农业教育培训基地。现正积极与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对接沟通,按照公开竞争的原则,确定合作伙伴,采用PPP模式合作开发建设。国务院92号文件(《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》)出台以后,严格了PPP操作程序。我场不等不靠,积极与湖南棕榈浔龙河文旅有限公司合作,打造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“田园综合体”,搞好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项目。目前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。
我场按照“分开不分离,政府购买服务”改革模式,农场已将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,如教育、卫生、民政、计生、治安、武装、妇联、团委、工会、安监、综治、环保等社会职能,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管理。社会职能已全部剥离。
目前,海兴农场已成立“海兴海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”,营业执照已完成注册,注册资金50万元,正在进行注册资金变更。
10000亩有机梨的种植及旅游采摘项目,总投资3.15亿元杏彩平台登录。主要以有机梨种植为主, 2017年我场与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合作,被认证为有机食品。同时正在做好“海兴碱梨”地理标识申请工作,预计年底可完成申请。
有机梨可采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进行销售,线下入驻北京、天津等高端水果市场,每斤售7.5—8.5元,有机梨亩产可产4000多斤,每亩纯利润可达2—3万元左右。
在做好有机梨种植的基础上,进一步做好有机大棚桃、有机草莓等有机水果种植,奠定我场有机食品产销基地建设,更好的满足高端消费者对优质水果的需求,并引领普通林果种植转产升级,提能增效,促进农场经济发展及农工增收。
除种植有机水果外,我场还进一步做好特色苗木种植,包括辣木、花卉等。其中辣木今年完成种植800余亩,花卉计划种植2000亩。
1、一是6000头肉牛养殖建设项目,总投资为1.6亿元。二是5000头渤海黑驴养殖建设项目,总投资为1.1亿元。以建设现代化畜牧养殖、加工产业链为目标,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,建设形成生态、洁净、高效循环的现代生态畜牧业样板和洁净畜牧业展示窗口。
2、生态养殖充分发挥我场大规模林地资源优势,在林下放养本地土鸡、野鸡、鹅、非洲雁、梅花鹿等优质品种20万多只(头)。生态养殖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:一是生态养殖使林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。变平面林业为立体林业,搞活了林地经济;二是林地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。通过林下养鹅、养鸡,粪便反哺林地,改变土壤结构,提高林地地力,促进林木生长,实现了林地资源良性利用、循环发展。
(三)养生养老产业。总投资5亿元左右,打造园林式集养生、养老、老年病医疗、康复、护理及残疾人矫形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养护中心,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性服务的养老服务场所。
(四)农业休闲旅游产业。总投资10亿元左右,以农场现有的“五万亩森林公园”作为生态环境基础,规划生态旅游辐射面积覆盖农场全境,在农场现有特色景点的基础上结合园区的特色产业进行开发,旅游项目包括设施农业采摘、鱼虾水面垂钓、各种花卉观赏、农家生验、盐生野菜采摘加工及特色农产品礼盒等,实现吃、住、玩一体化,游、娱、学一条龙,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观光体验。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找到一处放松心情,自由呼吸,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绿色场所。
目前,我场土地确权工作已全部完成,确权面积7.2万亩,其中规划建设用地1.13万亩,未利用地2.8万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